光伏支架是否匹配不同品牌的光伏组件?
时间: 2025-08-18 点击:
只要尺寸、孔位和载荷对上号,任何品牌的光伏组件几乎都能装到同一套支架上,不必被“原厂配套”四个字捆绑。

行业里常说的“不挑组件”指的就是这一点。主流支架厂商在设计时会把市面上最常见的边框宽度(35 mm、40 mm、45 mm)、螺栓孔距(从短边算起20 mm/25 mm/30 mm)、厚度(30 mm~50 mm)做成可调节的压块或滑槽,因此无论什么品牌,只要组件边框符合IEC标准的机械接口,都能直接固定。换句话说,支架看的是“物理接口”,而不是品牌LOGO。
真正需要留意的只有三件事。
第一,组件长度和重量。182 mm与210 mm大硅片组件长度差出10 cm,重量可能多3~5 kg,若支架原设计只按166 mm组件计算,檩条跨距过大就会出现下垂。因此在大组件替换小组件前,最好让支架厂家复算一次挠度和载荷。
第二,双面组件背面增益对离地高度的要求。如果原先支架离地0.3 m,现在想换成双面,需要确认立柱或立柱连接件是否可加高到0.5 m以上,否则背面会被草地遮挡。
第三,跟踪支架。跟踪系统对组件长度、重心、扭转载荷更敏感,但天合、中信博、Nextracker 等14家主流跟踪企业都已公开声明适配210 mm大组件,并给出对应型号的《兼容性白皮书》,只要按手册锁定孔位即可。
实际采购时,把组件说明书上的“边框尺寸+重量+孔距”发给支架厂,十分钟就能收到“可直接安装”或“需加转换垫片”的答复。转换垫片成本极低,一片铝合金卡件十几块钱,不会推高预算。
别被“品牌”二字误导,光伏支架与组件之间是“尺寸匹配”而非“品牌绑定”。把接口参数确认清楚,不同品牌组件完全可以共用一套支架,项目后期想更换组件也无需连支架一起拆。